販賣欲望的時尚教父
當很多商品都熱衷于擴大銷量時,阿爾諾卻要求巴黎的LV專賣店限制顧客購買量,因為奢侈品就是奇貨可居的東西——他永遠知道如何刺激人們對擁有奢侈品的欲望。
在歐美、日本等國家,消費者對奢侈品的購買態度已經比較成熟,他們講究的是品牌與生活態度的關聯性。而在像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消費者對奢侈品的消費態度也因為財富提升而改變,新富階級渴望藉由消費品牌來確認自己的富有身份,這使得奢侈品消費在這些國家異常旺盛,所以我們看到的是LVMH的業績一路飄紅。但這并不意味著比起其他消費品行業,奢侈品行業要來得容易。如果沒有貝爾納?阿爾諾,Dior可能早已香銷玉殞,LV也不過是被祖母遺棄在床底的舊夢。時尚教父透露的秘訣就是:“你必須讓人們對并不真正需要的東西產生欲望”。而這種欲望正激勵著無數人爭相把金錢拋向貝爾納?阿爾諾。
貝爾納·阿爾諾對設計師的大膽啟用是他喚醒消費者欲望的金牌武器,從而讓 LVMH 旗下的奢侈品品牌不斷煥發出新鮮的誘惑。
從啟用意大利設計師詹弗朗哥·費雷(Gianfranco Ferre)操刀Dior開始,阿爾諾有了一次次讓人大跌眼鏡的抉擇。Dior在法國人心目中是最具有老牌風味的頂級名店,人們都不理解怎么能讓一個意大利設計師來表現,但1987年費雷在巴黎的處女秀 “Ascot Cecil Beaton” 讓全世界為之驚艷,幾乎成為日后Dior的代名詞。
同樣,將資深老牌Givenchy交給鬼才約翰·加利安諾(John Galliano)也是阿爾諾的創舉。啟用這位“英國時裝界的野孩子”來掌舵法式優雅的時裝大牌,阿爾諾被職責為向英國文化示弱。但事實證明,加利安諾近乎極限的華麗風格徹底打破了傳統的枷鎖,為Givenchy賦予了全新的感覺。更精彩的還在后頭,1997年阿爾諾又將他轉調到Dior,為這個暮氣沉沉的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利安諾在此后的10年間推出一系列經典設計,將Dior的聲譽推到了歷史頂點。
再到后來,阿爾諾把幾乎沒落的LV交給美國少年馬克·雅各布斯(Marc Jacobs)。雖然在馬克為LV設計的第一個成衣系列中,只有一個箱包上場,但阿爾諾依然第一個沖向后臺向他祝賀。設計師們都說,阿爾諾給了他們最大的自由去設計,幾乎從不槍斃新的創意。
LV今天能成為奢侈品中的炫目品牌,秘訣在于貝爾納?阿爾諾為 LV 創造了歷史,讓 LV 尊貴的歷史感融匯到現代的華貴生活,并成為一種源遠流長的時尚,讓人有擁有并且傳承的愿望。也許今天 LV 皮箱的購買者根本沒想過要把它留著給孫女做嫁妝,但 LV 依然執著地在皮箱上敲上鉚釘,并且以牢固一世的質量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