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莫斯科время(時間)鐘表店銷售經理娜塔莉亞-庫茲涅佐娃
娜塔莉亞-庫茲涅佐娃是俄羅斯手表的銷售經理,在莫斯科的許多大型商場里都有她或大或小的店鋪,在圣彼得堡也有兩家店鋪,她開玩笑對BQ記者說,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店鋪,大概有15處左右,但目前主要集中在莫斯科,主要的客戶群集中在中高檔消費水平。
俄羅斯“總統”牌手表
在娜塔莉亞的這些鐘表商店里,主要還是以許多世界上著名的品牌為主,俄羅斯為輔。但不同的區域銷售的手表種類也會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據消費群的消費水平的改變而作出相應的調整,比如在ЦУМ(中央百貨商城)等大型的商場,銷售的是中高檔的手表,外國的品牌比如勞力士,江斯丹頓,浪琴表,寶璣,天梭,百年靈等;在精品店里,主要有浪琴表,天梭,卡西歐,精工(Seiko), 朗格(A. Lange & S?hne), 星辰 (Citizen), 愛彼等品牌,目標顧客包括較富裕的中年人,特別是專業人士、行政人員和軍官等,這些消費者均有能力花500至1000美元,甚至更高的價錢來購買一只優質手表。在地下商城里,主要以中低檔鐘表為主,目標顧客是中低檔收入的消費群體。
在您看來,一個地區的文化傳統和人們的喜好,對于鐘表銷售是否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蘇聯時期,俄羅斯的制表業曾達到全盛時期。俄羅斯天然礦產資源豐富,在蘇聯時期實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制造鐘表時常不計成本,大量使用優質的金屬原料(黃銅、硌、銀、K金、水晶、不銹鋼、瑪瑙、琥珀、各類寶石等)鍛淬成品,這是世界上其它一般的制表廠所不能及的,而且當時的手表不論貴賤,表帶一律使用產自烏拉山區的真皮,堪稱為當時的一大特色。由于俄羅斯信奉的是東正教,所以在手表的設計上呈現出濃烈的斯拉夫式文藝復興巴洛克風格,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但由于受計劃經濟的影響,蘇聯時期手表的產量不定,一旦某種表款停產,就不再有新品面市,也極少再重新生產,手上所擁有的表款頓成珍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