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藝術概念的延續
中國古代文人有“玩”的說法,很多人隨身帶著鼻煙壺、斑指、折扇,劉小康認為它們都是藝術的載體。同樣地,將“椅子戲”做成家具,做成珠寶,都只是變換了藝術的載體,都是對“椅子戲”藝術概念的延續。
“Crossover概念,不僅有趣,而且可以打開不同的局面,找到不同的方向。之前我經常在想,怎樣能把不同藝術的創意合而變成現實的產業。后來就向這方面努力,最先變成一些家具,現在再進一步地變成珠寶。家具可以帶回家,而珠寶則是可以戴在身上,可以欣賞,可以把玩,體現出它與人的關系愈發密切。”
珠寶是可以隨時佩戴在身上的“椅子”。劉小康的“椅子”有性別之分,同樣珠寶也有性別之分,對于佩戴者和旁觀者來說有不同的含義,但根本落腳點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椅子戲”成功地構筑起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這也將劉小康理解的藝術品的作用貫徹到底,“我覺得藝術品也可以打開話題,使人受到啟發,而并不一定要它如何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