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已演變成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直接影響中國的實體經濟整體下滑,特別是出口行業,影響更大。如:五金、家電、服裝、鞋帽、玩具等,據廣東、福建省統計,今年圣誕裝飾品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45%,訂單減少,出口放緩是多種因素構成的,8月27日,我在無錫與常熟市見到,投資十四億做服裝加工的投資商跑了,主要是原材料漲價、工資提高,費用加大,有訂單不敢接,虧本無法生產,核心問題是自主能力不高,沒有品德效益,給人打工,永遠掙不到大錢,也沒有抵抗風險的能力。應進行反思、認真對待方向性的問題。
玉石行業,面對經濟危機,要認真思考投資與消費的取向,作為財富象征,翡翠、白玉行業抗風險的有效措施是發展生產、采取積極的科學有效的對策應對這場經濟危機。我的意見是,應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寶玉石行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是很大的,這是事實,所以我們行業商部應有一個清醒的頭腦,看清問題的癥結在那,對癥下藥,我們這個玉石行業是經歷多次大危機的,清末軍閥混戰、日本侵華、解放戰爭、以及文化大革命,行業不是一直在困境中生存、發展,而且還能不斷地創新,代表當時的時代特征。進入新的世紀、信息時代,宣傳玉知識、張揚玉石文化、生產玉精品,促進玉石行業大發展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黨的十七大胡錦濤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翡翠、玉雕是改革開放后的新興產業,是為和諧社會、豐富人民文化生活服務的精神文明建設。翠玉文化逐步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如個人飾品、家庭陳設、個人、企業收藏,市場也呈現拍賣火爆,港澳臺精品回流等特征。收藏翡翠收翡翠得A貨、精品,是收藏翡翠的文化、文明、藝術,翡翠的目的在應用,應用的目的在增值,增值的關鍵在記憶文化,翡翠文化的藝術內涵是增值的關鍵。翠玉是一種文化、一種理念、一件作品就有一個故事,一件作品就有一種情趣,一件作品就有一種獨立的文化內涵,一件作品就有一個藝術造型美的獨特風格。多元化趨勢明顯,近年來人們看好翡翠的增值潛能,出現了翡翠市場的兩極分化,低檔料不好賣,低檔制品不好銷,高檔的、有特點的、俏色的好銷、大師級的作品好銷,北京市場百萬以上的手鐲銷售極好,奧運前,泰國王室成員在昆明地礦大樓購買了止千萬的翡翠飾品,高檔的首飾萬里挑一,售價不斷攀升。據云南邊貿口岸統計,每年有一千五百噸翠玉料進入中國,國為中國有市場、有加工能力,玉雕是技能型的文化藝術品。立體造型美、韻聚天華與地靈,經雕、琢成功的精品是文化,技藝含量顯價值,這種玉石資源優勢是中國成為產玉、用玉的大國,中國廣東、河南、東北、河北、揚州、北京等地生產的玉器工藝美術品銷往世界五大洲。這是國之瑰寶。
寒冬過后是春天的有利因素有;
1、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各種政策,救市、救企投資減稅。
2、國家調整國名經濟發展戰略,擴大內需,支持三農,鼓勵出口,提高出口量,加大科持投資僅投入,增加大附加值。
3、北京市是全國經濟、文化、藝術中心,國內外五百強企業在京云集,玉石文化藝術品成為各大企業文化的標志,如:(1)出落魯能集團收藏一件1.2米高,360公斤重的特大水晶觀音。(2)廣西要求做一尊兩米高的大翠佛,最近在緬甸找到38噸大翠料,運不出,因緬甸陸橋不行。(3)北京有一企業要做一件兩米高一米寬的翡翠關公。(4)有朋友找我要清白玉料做十八羅漢。(5)明年是牛年,有朋友要求做幾件黃牛送禮用。以上實例說明,有市場有需求。
4、現在假首飾出口難,因歐洲制定新標準,要求含鉛量不能超過萬分之一,我們應該需要轉產轉型,研制符合新要求的飾品,開發有中國特色的珠寶玉石新產品,如天然植物、動物等飾品,北京通州、順義、兩地骨制品飾品生產恢復,還有北京、廣州、天然寶玉石、彩石制品出口訂單加大。
以上建言供玉石行業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