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到鉆石搶劫,你一定會想到好萊塢電影中“神偷”一會兒功夫卷走幾百萬的情景。在現實生活中,一起重大搶劫案需要竊賊精心策劃,且作案過程需兩小時以上。而且需要大家知道的是:搶劫與搶奪不同,搶劫是一種有計劃,有預謀的作案手段。
奇怪的是,在這些經典的鉆石搶劫案中,不知竊賊是怎么處置那些鉆石的,是埋在地板下一個廢棄的地下室某處?還是賣給國外的某位貴族?又或是讓某位收藏家藏起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為這些價值連城的鉆石而來的竊賊已經得手了。下面來了解一下過去10年內發生的五大離奇鉆石搶劫案,看看竊賊是怎樣偷竊的,損失財物價值多少,案后發生了什么。因為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傳奇
5、2002年海牙自然博物館夜晚失竊案
2002年12月,一宗令人費解的鉆石搶劫案轟動了整個海牙。在荷蘭海牙的一家自然博物館里,展示著一顆珍貴的鉆石。博物館為了讓公眾多多了解這件稀世之寶,向參觀者展示了采礦的進程,如何將一顆粗糙的石頭切割、拋光,到變成價值連城的稀世之寶。博物館還展出了一些王室作品。
但是星期二的早上,博物館工作人員發現展示柜里的28件寶貝不翼而飛。博物館24小時都有保安監視著出口和進口,以及24小時都開啟的監控攝像頭監視著館內的每一個地方,包括被偷物品的展示柜(柜子是用鋼筋玻璃做成)。
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案子是怎么發生的。攝像頭沒有關閉,在攝像頭的畫面上沒有顯示任何異常現象發生,保安也沒看到有人出入。唯一讓人懷疑的跡象是一扇通往博物館失竊展示柜的窗戶好像有人破窗而入過。失竊案的離奇程度讓調查者懷疑有內賊,但實在找不出證據將竊賊與館內工作人員聯系起來。
博物館還沒有公布具體哪些鉆石被失竊了,據知情人士說,一件17世紀最珍貴的,威廉三世國王送給瑪麗二世王后的結婚禮物被盜了。博物館損失了大約1200萬美元,所有被盜物品都是稀世珍奇,從歷史意義上來說是無價之寶。經過幾年的調查,查不到一點線索,結果不了了之。
4、2005年史基浦國際機場鉆石搶劫案
這宗搶劫案牽涉到巨額的財產損失。由于被劫的寶石都是未切割,拋光的,所以很難估計其確切價值。如果被證實損失真高達1.18億美元,那史基浦國際機場鉆石失竅案就無疑是損失最大的一宗案子。
與其說這宗案子像一場陰謀,不如說它像一部盜匪片。案發前兩個星期,竊賊對偷盜荷蘭皇家航空公司貨運卡車做了嚴密的測試。至少安排一名盜賊闖入機場貨運區,并確保一切都在計劃內。然后在2月25日,身穿偷來的荷航制服的盜賊駕駛著一輛偷來的荷航卡車,開向一輛運載鉆石打算飛往安特衛普的卡車。在眾目睽睽之下,這伙人用槍口對著卡車司機,叫他下車,趴下,然后開著車揚長而去。
劫匪顯然知道哪一輛車是他們的目標及怎樣弄到荷航制服和荷航卡車,警方懷疑有內賊,珠寶商指責機場疏于防范。這宗搶劫案是繼六個月前的貨運碼頭搶劫案后的第二宗。到目前為止警方尚未找到那些寶石。
3:2008年意大利米蘭珠寶商遭洗劫案
在米蘭,有一天,一個女人向警察投訴她住所附近噪音太大。因為附近有一個建設項目,警察說噪音來自那些建筑工人。沒有人知道這個女人原來是世界著名的達米安尼珠寶店的老板。也沒有人知道正有人挖地道通向她的珠寶店預備著一起驚天劫案。
達米安尼是聞名世界的珠寶店。它的建筑設計得很安全,配備高科技的報警系統,以及武裝警衛嚴守門口。自從盜賊在4英尺厚的墻上鑿一個洞,這一切都不管用了,這面墻是用來隔開陳列室底層和隔壁地下室的。
盜賊選擇的時間幾乎也是完美的。當時這家珠寶店正準備進行私人展覽,所以陳列室沒有參觀客,只有店內工作人員,他們打開了金庫準備展覽。在上午10點鐘,穿著偷來的警察制服的竊賊通過那個洞來到樣品展覽廳。當時店內員工嚇傻了,驚訝,恐懼,但無力反抗。
劫匪宣稱他們是經濟警察,來這兒檢查賬目錄,就在員工不知所措之際,劫匪們一擁而上,將工作人員制服在地,然后把他們通通綁起來,直到有一個員工被逼無奈去開保險柜。盜賊搶走了大部分鉆石,紅寶石和黃金,價值達2千萬,然后又通過地道逃之夭夭。
調查此案的意大利警方當時懷疑,此案可能有內賊幫忙。那么,為什么這樣的搶劫案做得如此天衣無縫呢?比起奧斯卡電影中的搶劫案,盜賊的工夫做得多多了,還有他們的時間把握得也太完美了。
2:2003年比利時安特衛普鉆石失竅案
2003年2月16日深夜,世界鉆石切割之都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發生一起特大鉆石盜竊案件:鉆石中心160個保險柜中的123個在一夜之間全都被偷得精光。這次盜竊案造成的直接損失大過1億美元,而讓警察不解的是,這座鉆石中心擁有世界一流的安全防范措施,犯罪分子究竟是如何一次性盜走這么多鉆石且不留一絲線索的呢?
這可稱得上是一次天衣無縫的盜竊案:2月16日深夜,江洋大盜連續突破了幾層據稱是世界安全系數最高的安全防護網,從比利時安特衛普市鉆石中心的保險庫里一次性盜走價值高達1億美元的鉆石。作案完成后,他們又鎮定地開車離開現場,而周圍就有安全巡邏隊、武裝警衛和警察局。這簡直算是膽大包天,根本不把那些身經百戰的偵探放在眼里。
但是,百密總有一疏,江洋大盜們在小樹林里分贓時,扔掉了一些垃圾袋。這個小樹林的主人無意中撿起了這些垃圾袋。很快他就發現這些袋子中裝有一副手套、幾個檔案袋、一些錢還有鉆石袋。對此他很懷疑,于是報了警。根據物品上的DNA,警方確認了這起案件與“都靈幫”的犯罪分子有關。
“都靈幫”由一些有合法工作做掩護的罪犯組成,他們集合在一起實施更加專業犯罪活動。并把他們中的大部分成員抓獲。但是所失竊的鉆石卻始終追不回來。
1:2007年荷蘭銀行比利時分行鉆石失竅案
2007年3月,比利時的世界鉆石分銷中心安特衛普的一間銀行發生一起鉆石失竊案,喬裝打扮的鉆石大盜潛入其保險庫內竊取價值高達2800萬美元鉆石。據當地警方透露,疑犯潛入該地的荷蘭銀行內后,開啟多個保險箱后盜走了重12萬克拉的鉆石,其中一些鉆石尚未切割,還有一些是稀有的藍綠寶石。
被劫掠一空的保險庫分別屬于8間鉆石貿易公司,他們將該批鉆石放在保險庫,作為向銀行貸款的抵押。銀行是在3月5日發現金庫遺失了鉆石,估計事發時間是在3月2日、3日或是4日。根據銀行記錄,“卡洛”是2日當日最后進去保險庫的人,亦是第一個于5日即事發當日進入金庫的人。
比利時警方相信,疑犯策劃周詳,先是用一年多時間混入受銀行信任的鉆石商人圈,拿到了金庫電子通行證。疑犯在2006年開始成為該銀行的常客,冒用阿根廷商人“卡洛”的身份。警方翻查記錄后發現,“卡洛”的護照數年前在以色列被人偷去。
比利時警方當時懸賞200萬歐元通緝該疑犯,還發放了疑犯的合成圖片,疑犯的特征為灰發、身高1.9米、年齡在55到60歲,操美國口音的英語以及經常戴著鴨舌帽。當地鉆石界人士認為,沒有這批鉆石的來源地證明書,加上警方已將賊贓的特征發送至各地鉆石市場,匪徒將難在市場上出售有關鉆石。但是直到現今這件案子仍然沒有水落石出。(海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