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稀缺而珍貴
那些萬里挑一的寶石要經過美國寶石學會(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簡稱GIA)的“4C”評估——即凈度(clarity)、顏色(colour)、切工(cut)以及克拉重(carat-weight),以此來界定鉆石的市場價值。據GIA估計,全世界的鉆石市場上同時出現的奇特鉆石加起來也只有4,000克拉,而且每年開采出的粉色鉆石只有50至60克拉。粉色鉆石的價格急劇上升,穆薩耶夫的女兒塔瑪拉(Tamara)可以證明這一點。據她回憶:“在1982年的時候,一顆非常精美的粉色鉆石標價也就1,000美元,而在今天,同等品質的鉆石最少價值20萬美元。”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分別由氮和硼元素形成的黃色和藍色鉆石曾被人認為品質不純。然而如今,鉆石卻在按照其稀缺程度——紅、橙、綠、藍、粉、黃——引領著收藏市場。這些彩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濃縮的財富”,在過去10年的珠寶拍賣會上,最高的25個拍賣價中有24個被彩色鉆石包攬。
如蕭邦珠寶店的聯席總裁薛佛樂(Caroline Gruosi-Scheufele)所說:“世界上就只有那么多凡高(van Goghs)作品。現在市場很明白,沒有什么可以像彩鉆一樣,你可以將大量的資本投入到它那一平方厘米中,而且可以隨身攜帶。”
2006年,薛佛樂購入并轉手賣掉了一顆梨形、6.20克拉的天然橙色鉆石,比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的南瓜鉆(Pumpkin Diamond)還要大。這顆南瓜鉆曾在展示世界上最稀有寶石的“璀璨鉆石展”(Splendor of Diamonds)上在全球巡回亮相。與規模宏大的私人收藏館及博物館相鄰,老龐德街上的珠寶店擁有的迷人鉆石所占的份額相當驚人,而且它們是供出售的。
盡管薛佛樂很遺憾地表示“一個非常內行的朋友從我這里淘走了那顆橙色鉆石”,但她轉而開始傾情于一顆9.33克拉、深藍色VVS1鉆石。這顆鉆石成卵形,售價每克拉70萬美元——這是她為1.95克拉的粉色鉆石設定的價格。
彩鉆的昂貴身價
穆薩耶夫在老龐德街上的這家專賣店擁有無數令人垂涎的珠寶,即便是最貪婪的沙特阿拉伯公主也難抵其誘惑——盡管她在銀行保險柜里已經有了她最為垂青的彩鉆,包括據稱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彩鉆。穆薩耶夫紅鉆(Moussaieff Red)是一顆5.11克拉、精美的三角形紅色鉆石,曾于2003年在華盛頓的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以及2005年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分別展出。GIA只對5顆紅色鉆石進行過分級評估,而穆薩耶夫紅鉆是其中最大的,這足以顯示其稀有和珍貴。拿在手里打磨它,猶如撫摸蒙娜麗莎的臉頰,圓潤細膩。于20世紀90年代才開采出來的紅色鉆石,自然不會像利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傳世之作那樣擁有那么多的收藏者。不過,重量僅有0.95克拉的漢考克紅鉆(Hancock Red)在1987年的拍賣會上賣出了88萬美元的高價,這充分彰顯了紅色鉆石的價值。現在,穆薩耶夫紅鉆的要價可以超過2,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