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雖然金融危機給全球珠寶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但第十六屆香港國際珠寶廠商展仍舊獲得了不小的成功。“展會開始之前,廠商會是比較擔心的,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海外的大買家已經不可能來,最可能來的是東南亞買家。東南亞的一些小的批發商和零售店可能趁圣誕節來臨之前最后買一些東西,還有國內的旅客和買家也會選擇在春節前來購買禮物。”張士昆告訴記者,去年展會大約有2萬名買家進場,比過去兩年超了1倍多。每一個參展的公司都愿意把價錢降下來,這吸引了一些買家批量購買,成交量明顯提高,展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去年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年的展覽會還成功。”張士昆表示,“今年的展會將面臨很大的壓力:一是12月份的檔期沒有了,因為政府有個中小企業的博覽會,所以我們的檔期提前了。以往的買家還是否愿意早一點來,這將是未知數。二是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本地的消費都在下降,珠寶又不是必需品,今年展會上,本地買家是否還像去年一樣多,也是一個壓力。三是受金融危機大環境的影響,珠寶消費變得謹慎,對奢侈品消費和投資的態度不再積極。當大家都在金融危機下大談節約時,消費或者投資就會比較謹慎。”
“當然,有壓力也有動力,廠商會對今年的展會還是有一定的信心的。因為廠商會有豐富的展會經驗,展會舉辦至今已踏入第十七個年頭,歷史悠久,是年底特色的展覽會,也是亞洲地區珠寶界的焦點之一。在去年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展覽會仍取得了比預期好很多的效果。”張士昆表示,年底的展會正好為那些手頭上可能還有剩余單子或者退單的公司提供一個以合理價格批量處理掉的機會。展會主辦方鼓勵所有跟珠寶行業有關系的客戶來參加展會,希望滿足小批量進貨的買家和零售商,也歡迎自由行來港游客批量購買禮物。
在業內大談節約的時候,展位價格、展會提供的服務以及取得的效果等因素,對參展商來說將顯得尤為重要。張士昆表示,今年的展會將借鑒往年的成功經驗,給參展商提供最優惠的攤位價錢,吸引有效的買家,做好展覽館內的分區工作,讓買家更加清楚自己的需求和快速地找到商品,讓那些小規模的批發商有機會直接與廠家聯系并進行交易。
此外,張士昆還表示,辦好一個展覽會,組織方不僅要改變,努力去做一些事情,參展的心態和貨品的選擇以及對此次危機的看法都要調整,比如是否愿意接買家以低10%或者20%的價格批量購買,是否接受除現金交易以外的其他交易方式,比如貨物交換。作為組織方和主辦方,廠商會鼓勵多種形式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