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炒鉆團”在行動
價格急漲,如果隔天購買,花的銀子就可能相差甚遠。趙女士在4月中旬曾看中一顆1.5克拉的裸鉆,當時猶豫未決,沒想到一周后竟然漲了8000多元。據了解,國際鉆石市場上的鉆石價格,每年都有3%-5%的漲幅。盡管鉆石價格上漲了,但是仍然受到專業投資者的追捧,火爆的場面依然延續。
政府今年出臺樓市新政以來,一些游資陸續從樓市撤離,部分轉入投資鉆石。
近日,有報道稱,一位從資本市場變現千萬元的煤老板,提著大量現金,一口氣訂購20顆克拉裸鉆。而在互聯網上也驚現“最牛網購女”,說的是從事投資的楊女士花128萬元,在戴維尼珠寶網上訂購了一顆4克拉的鉆石,而僅僅過了一個月后,這顆鉆石的價格就漲了10萬元。
這些新聞的真實性我們暫不作考證,但下面的數據卻足以佐證鉆石銷售的瘋狂。中國珠寶首飾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全國鉆石總銷量突破10億元,同比增長將近30%,其中2克拉-5克拉的鉆石銷量同比增長40%。
據北京“每克拉美鉆石商城”投資顧問介紹,今年5月初,由10個溫州人組成的“考察團”了解到他們擁有一手礦場資源,便前來詢價購買克拉鉆,一般都挑選投資價值較高的,而且每次成交的數額和金額都很高,只能調貨才能滿足他們的購買量。短短兩個月內,“溫州炒鉆團”已有5撥人來挑選鉆石。
對于中國市場來說,鉆石一直以來都是以飾品或者工業品的形態在市場上流通,作為投資產品購買鉆石,算得上是今年中國鉆石市場的一個大事件,而且這波投資潮參與人數眾多。
其實,中國并不是鉆石產地國,中國每年出產的鉆石原石僅占世界總量的0.14%,大量的鉆石依靠進口。但是,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人對鉆石的需求已經超越歐洲。上海鉆石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鉆石消費國。
在北京菜百商城克拉鉆的專柜前,《投資與理財》記者看到,很多購買克拉鉆的消費者一般只是詢問幾句,居然便出手購買了,速度比在菜市場買菜似乎還要快。
業內人士認為,這類投資者是作了周全考慮的,只要尋找到合適的品牌和價格就會下手。因為鉆石的價格一直上漲,克拉鉆近期經常賣斷貨,加上訂貨是按當天鉆石價格來核算,所以投資者就選擇“先下手為強”,如果考慮得太多,反而錯失投資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