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日報報道,在剛剛過去的二季度,國際金價跌幅將近23%,創下最大單季跌幅。6月28日,國際金價一度跌破1200美元/盎司,讓不少人有了抄底的沖動。但一想到今年4月抄底的“中國大媽”被套牢的慘痛教訓,不少市民又開始猶豫了。接下來的金價走勢將何去何從?何時才是買入的最佳機會?這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隨著金價在第三季度迎來開門紅,一些在之前看空黃金后市的機構紛紛調整前期做出的判斷,認為金價跌破1000美元/盎司的可能性不大。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黃金在下半年或呈現下有支撐、上有阻力的區間震蕩格局。到底抄底還觀望,投資者還需謹慎判斷。
多因素造成金價下跌
上周五,國際金價一度跌破1200美元/盎司的“成本價”,這導致二季度國際黃金價格大跌23%,創下自1920年以來的最差季度表現。不過在第三季度,黃金價格迎來開門紅。之后幾天便在1230美元/盎司-1270美元/盎司的價格區間波動。
對于黃金價格的連續下跌,分析人士認為跟國際市場基本面有很大關系。在金融危機時,黃金作為低風險的投資產品,需求量大,價格走高。如今,美國經濟開始復蘇,量化寬松政策逐步結束,各類風險投資產品更具有吸引力,造成黃金的需求量下降,因此價格下跌。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美聯儲或于明年年中結束QE,這將是對黃金最大的利空因素。此外,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兩大黃金消費國中,中國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4月份的搶金潮透支了不少黃金的消費潛力,而印度則上調黃金進口關稅,這些都使得黃金需求疲軟,短時間內難以提振金價。
金價企穩,跌破10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后市的金價走勢將何去何從?業內專家觀點不一。花旗集團期貨分析師Sterling Smith周二就表示,當日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可能令黃金稍稍承壓。美銀美林分析師周二也表示,排除之前作出金價將在未來跌至1000美元/盎司的可能性,因目前金價逐漸開始企穩。盡管不認為未來會有更多投資者入駐黃金市場,但近期金價的表現暗示未來短期的下行風險已經開始受到抑制。
上海中期貴金屬研究員李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認為,美國經濟的穩步回暖將帶動全球經濟復蘇,這會大幅降低全球爆發債務危機的幾率,避險情緒的削弱將抑制黃金價格走高。而央行對實物黃金的購買情緒或將繼續保持,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金價。因此,黃金在下半年或呈現下有支撐、上有阻力的區間震蕩格局。
此外,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第二季度黃金價格的過度超跌,目前的金價已經接近全球黃金生產企業的成本線附近,而金價不大可能較長時間運行在黃金生產成本的下方,因此黃金在下半年或難現大幅暴跌行情。
也有專家則表示,目前金價已經跌至黃金生產企業的成本線,這可能導致部分生產企業逐漸減產來應對日益增長的成本支出。
消費者該如何應對?
金價跌至成本線的說法頗讓人心動,然而在黃金走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不少市民還是不敢輕易入市。
在4月份抄底入市被套的張阿姨告訴記者,在周五時她又逢低買入了100克投資金條以探底成本。“不敢多買,真怕萬一金價再繼續跌,又被深度套牢。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跌了就少買點了。”
不過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張炳南認為,中國大媽搶購黃金,是“藏金于民”。中國老百姓家里的實物黃金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據分析,黃金是唯一誠實的資產,唯一不以別人的負債作為抵押的資產,因此不會違約,會成為必需品。購買黃金宜看中中長期投資價值。張炳南建議沒有豐富金融知識和經驗的老百姓,每年買點黃金,不要買多。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大媽們一度在1400美元殺入黃金市場,雖然現在金價不見得是最低點,但相比1400美元已經低了很多,之前追高的大媽們不妨適當買入,攤低成本。
專家還建議市民們不要過于迷信分析師對黃金走勢的分析。即便是高盛這樣的大機構,每年發出的預測不下十次,趨勢并非都一致,而是要么上調要么下調。
著名投資人吉姆·羅杰斯也認為,投資者不應該過于關注其他人。“我只關心正在發生些什么。顯然,就黃金價格的崩潰來說,我并不聽其他人的說法。”他認為,保護自己的方法就是擁有真實的資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護自己不受到貨幣貶值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