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近日,2014北京保利春季拍賣會“琬琰天工———懿德軒玉雕名家專場”在北京四季酒店落槌。當代白玉雕刻專家吳德昇的代表作《妙趣橫生》拍出1380萬元,創下當代白玉雕刻系列近年罕見的高價。
保利春拍首設白玉雕刻專場
南都記者了解到,過去,當代白玉雕刻作品往往沒有獨立的展銷平臺,只能與書畫、古董、珠寶等“混搭”銷售,而保利春拍今年首次為白玉雕刻系列設置專屬柜臺、拍賣專場,更奉上超過60%的高成交率,吳德昇作品“突破千萬”等利好消息。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公司中國當代水墨部、紫砂及現代工藝品部總經理安蓓說:“拍賣公司會對拍售藝術品的藝術性、存在價值、學術價值、市場價值進行綜合考量,最終確定是否為參拍企業(領域)設置專場……目前為止,白玉雕刻銷售與傳統書畫相比,市場份額還是偏小,但隨著藝術品收藏領域的拓寬、高凈值家庭資產配置方式的多元以及白玉雕刻藝術研討氛圍的日漸濃厚,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白玉雕刻的潛在價值,白玉雕刻的收藏、銷售將會迎來可觀的市場潛力,1000多萬絕非白玉雕刻價格的上限。”
玉雕作品開始成為保值財產
過去,玉雕(玉石雕刻)的收藏價值主要體現在購客對原材料的追逐上,但隨著原玉資源日漸稀缺,這種“唯材是舉”的功利收藏心理,近年也開始轉型為對玉雕藝術、文化內涵的關注。在文化創意產業多面開花的大背景下,玉雕作品已經突破了禮品、辟邪、靈佑方面的傳統功能,它開始成為一種保值財產、資產配置的有效載體。據中國玉雕“玉龍獎”專家評委主席錢振峰透露,玉雕銷售也從“墻內”熱到了“墻外”——— 各國駐中大使館是玉雕訂單的主要客源,以玉雕藝術為由頭的跨國文化合作(如捷克水晶VS中國玉雕交流會)也開始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