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舒淇:華倫天奴經典紅綻放異彩
點津——“傍名牌”:危險的自娛自樂
“傍名牌”已經成為了我國服裝界的一種獨特的現象。而事實上并不僅僅是服裝業,越來越多“傍名牌”的李鬼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其他的行業,而他們在攫取短期利潤的同時,卻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品牌發展的歧途。
恐怕沒有幾個消費者能清楚地辨認出世界名牌的標志細節,而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商人們得以發揮出了中國式的智慧。
根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的“老人頭”品牌超過了100多個,其中還不包括將“老人頭”注冊為商號的廠家,而諸如“傍名牌”的海歸殼派,自己監制名牌等手段更是不計其數,在各行各業幾乎都有那么一兩個名牌遭“傍”。
“名牌一般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對消費者也有足夠的影響力。這成為了不少制造企業‘傍名牌’的原因。”一位服裝業內人士如是說,在這些企業發展初期,企業沒有能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由于不甘心貼牌生產的微薄利潤,于是采取了“傍名牌”的手段來完成原始積累。甚至有些經營“傍名牌”的企業主也希望在賺取一定資金后走向正軌,代理或者打造自己的品牌。
然而事情似乎并沒有這么簡單,消費者日益成熟。在識別偽名牌的同時也就把注意力投向了真正的名牌,而消費者的心智資源又是一種稀缺資源,那么,當你在努力塑造一個全新品牌的時候,勢必要付出更多的市場教育成本。換句話說,中國企業在“傍名牌”的自娛自樂中雖然獲得了短期的利潤,但卻失掉了消費者市場上的相對優勢。
“這其實就是一種短視行為,偽名牌在獲得短期利潤的同時卻在無形之中幫助真名牌做了廣告。”著名營銷專家楊興國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