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頓金融學教授杰里米•西格爾(Jeremy Siegel)在他的暢銷書《長期股票投資》(Stocks for the Long Run)中指出,1801年花一美元買進的黃金到2006年年底只值區區1.95美元,而當時價值一美元的股票卻已經漲到755,000美元。價值一美元的長期債券漲至1000美元以上,而一美元的短期國庫券及其他類似的短期“現金”持有則漲至300美元。
西格爾說,投資者的情緒可能會隨著金價的波動起伏不定。過去一年來黃金受到投資者和投機商的熱烈追捧,因為他們認為投資黃金可以避開信貸緊縮、經濟放緩、通脹加劇和股市動蕩的影響。“當人們擔心經濟狀況不佳、通脹加劇、貨幣貶值的時候,黃金市場就會一片繁榮。一旦這些擔憂煙消云散,金價就會回落。”
方便的黃金交易
1933年至1975年,美國人只能以珠寶首飾的形式收藏黃金。禁令解除后,政府制定的價格每盎司35美元也隨之廢除,金價一路飆升至1980年的頂點。1975年之后的很多年里,普通投資者交易黃金都非常不便。舊珠寶可以典當,也可以賣給珠寶店,但價格可能會被嚴重低估。有些公司出售金幣,但這種金幣通常是作為收藏品宣傳,價格要高于其含有的黃金價值。一旦投資黃金,你就得動腦筋和花錢去儲存它。
而現在投資黃金變得非常簡單。西格爾說,“金價飆升的原因之一就是現在買賣黃金比過去要輕易得多。”投資黃金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購買StreetTracks Gold Trust的股票,StreetTracks Gold Trust是在證交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交易代碼GLD,它可以象其它任何股票一樣買賣。每股GLD代表十分之一盎司黃金,四月底的股價是86.70美元。另外,GLD投資者不會持有任何實物黃金。
菲德指出,通過這種方式交易,賣家可以避免去當鋪或者珠寶店的羞恥情緒。“精明的商家正在想方設法利用這股黃金熱潮。這個市場還有尚未開發的潛力,因為高端賣家都不太愿意[親自去賣自己持有的黃金飾品]……誰能占領這個市場,讓這些人樂意出售自己的收藏,誰就擁有真正的金礦。”
金戒指與單只耳環
目前一場網上圈地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許多公司都在搶注含有“黃金”字樣的域名。菲德認為,那些擴大業務,收藏高級鐘表等黃金以外的保值品的公司將成為贏家,因為即使由于金價下跌,金戒指和單只金耳環等交易受到拖累時,他們也可以繼續運作。由于人們對于賣掉祖傳寶物心存罪惡,有些公司就想辦法幫他們把賺來的錢捐給慈善機構,以此來消除他們的罪惡感。
西格爾認為,黃金ETF基金的問世,還有互聯網等先進技術讓黃金交易變得更加便利。但不論黃金市場如何向現代化邁進,其要害的特征是不會改變的。
他指的雖然黃金被劃分為商品,但它與石油和小麥等商品并非完全相同。石油和小麥假如耗光,就必須持續不斷地補給。而黃金一旦挖掘出來,被鑄成珠寶,它仍然存在于市場上,所以黃金供給一直在增長,這也是金價很長一段時期以來沒有上漲的原因。
挖掘出來的黃金大約有70%最后會變成珠寶,而消費者在財政緊張的時候一般都不會購買黃金珠寶。其余30%的黃金則用于制造電子線路或其他工業用途。
西格爾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黃金對于對沖通脹風險的作用都不大,因為“它不是天然的生產資源。”通常來說,股票更能對沖通脹風險,因為通脹加劇的時候公司會抬高股價,辦公樓和工廠等公司資產同樣也會升值。不斷提高的生產力也有助于股價先于通脹而動。而金價則缺乏這樣的推動因素。事實上,不斷改進的掘金效率增加了黃金供給,壓制了黃金價格的長期收益。
阿倫認為,普通投資者適合持有少量的黃金,這樣在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時還可以持有保值資產,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即使通脹或其他因素惡化,你至少還有保值的黃金。”但他認為黃金的持有量不可過大,只需要投資極少量的現金即可。拋售股票,然后買進黃金的投資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西格爾補充說,“對經濟前景不抱希望的人會購買黃金”,以此作為對抗金融危機的保險。“但按時價計算,這些人為這張保單付出的代價太大。”言下之意是,從長遠來看,黃金投資并不樂觀。“我并不認為黃金是值得長期投資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