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輕輕握拳,讓指端觸及掌心,其中指尖所點之處即為勞宮穴。可以用水晶(最好是六角晶柱)或水晶缽等工具進行長期鍛煉而提高敏感度,從而可以感覺水晶的能量強弱及能量性質(開啟程度高的人甚至可以用手感覺食物等物品對人體的能量影響)。
對于勞宮穴已經開啟的人,可以用手掌明顯感覺到水晶經過音樂凈化前后所存在的巨大差別,這就說明音樂凈化起到了效果。
有朋友認為水晶能聽音樂是無稽之談,他們不管什么勞宮穴,只要科學證明,那么好,就請看日本IHM 研究所的江本勝博士等人自1994年起,以高速攝影及冷凍結晶技術來觀察水的結晶。
![]() |
![]() |
|
聽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水所呈現的結晶,像這首明快、清爽的曲子一樣美麗而工整。 | 聽到對美充滿深深祈望的莫扎特的《第40號交響曲》的水,其結晶也竭盡全力展現出一種華麗的美。 | |
|
|
|
這是聽了蕭邦的《離別曲》的水結晶照片。圖片報告說:沒有比得到這張水結晶時更令人感到吃驚的了。攝制這張照片的顯微鏡的倍數與其他照片是一樣的,但是“離別”的曲調竟讓基本形狀的水結晶被完整地分化得更小,成為地地道道的離別模樣。 | 讓水聽了歌詞不雅的現代重金屬音樂(樂團名稱未公布以免困擾),水呈現出解體的影像,似乎打散了原有的結晶形狀。實驗顯示,音樂與歌詞都可能帶有良善美好或丑陋不佳的訊息。 | |
|
|
|
實驗前的藤原湖水結晶(實驗日期:1998年10月)。
對藤原湖水進行佛教密宗真言加持過以后的水,四周有些象佛光的形狀。
為什么水聽到音樂,其結晶會發生變化呢?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呢?這一切都因為有“波動”存在,還因為水對萬物所發出的波動都非常敏感,它能將那些波動一一如實地復制下來。
我們都知道,音樂和語言其實就是一種波動。音樂所擁有的波動頻率,是在人的耳朵最樂于接受的范圍內。連佛教儀式中的誦經,都通過開口發聲,產生出一種有治療作用的波動。
水晶是礦物界中最進化的彰顯物,立足于有機與無機創造物間的那一點,有些科學家認為水晶握有有機生命起源的秘密,因為他們有生物的某些特征,它們能自行形成有機體,可以自行生長,他們承載著資訊也會接收持有擴大并傳送能量,全是因為它們那高度有機化的結構。
既然連普通的水能都對音樂產生感應,那么具備記憶、儲存、擴大、轉換、聚焦五大特質且充滿靈性的水晶,當然也會對音樂產生感應。
所以根據佩戴水晶的特質,選擇頻率適宜的音樂讓水晶“聆聽”,可以成為很好的凈化水晶的方式。音樂的頻率和水晶的震動頻率有密切的關系,而我們常說的水晶療法也是利用水晶的震動頻率來與身體的各個脈輪做能量的契合與補強,水晶可以將更多的生命力傳導入身體及精細體中,并將負面能量排放出去。
所以,我們應該相信,用音樂來凈化水晶是非常科學、有效的凈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