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上海黃金市場大發展帶來了新機遇。”4月29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副總經理宋鈺勤在2009上海國際首飾時尚節專題論壇上說。
宋鈺勤認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駛入快車道。倫敦、紐約、東京這3個著名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國際黃金市場著名的“金三角”,黃金飾品市場也都很發達。全球黃金市場“西金東移”可能會逐步形成一種市場趨勢。全球首飾市場中心也在向東方發展,中國黃金珠寶行業面臨機會。
宋鈺勤表示,發展上海黃金市場,引導并滿足國內居民的黃金消費需求,可以擴大內需,有利于緩解就業問題,對保增長、促發展、擴大內需、促進就業都十分有利。
黃金飾品具有一部分黃金的避險、保值、投融資、分散風險資產配置等功能。宋鈺勤提出上海黃金飾品市場的3個發展方向:從低附加值簡單工藝向高附加值復雜工藝方向發展,重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計、新理念、新款式;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方向發展,把國際品牌迎進門,把國內品牌銷到世界;從代理國際時尚品牌向打造國內自主時尚品牌方向發展。
宋鈺勤認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上海黃金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從天時看,黃金市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地利看,上海是全國最重要的黃金飾品的零售市場之一,我國的場內黃金市場——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都聚集在上海,為上海黃金市場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歷史淵源上,上海歷史上曾經是全國黃金飾品時尚潮流的源頭,老字號云集。因此,上海具有發展黃金市場得天獨厚的優勢。從人和看,一方面黃金珠寶行業的同仁們目前都鼓足干勁、厚積薄發。另一方面,上海對時尚高檔品的消費能力強、品位高,而且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將創造龐大高消費群體。
上海黃金交易所2008年共成交黃金4220.70噸,成交金額8229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34.19%和164.15%,已成為全球黃金現貨交易量第一的場內市場。
上海黃金交易所2002年10月正式開業以來,在完成了黃金由統購統配向市場化交易轉變的功能之后,經過近6年多的積極探索,通過增設現貨延期交收業務、調整會員結構、設立夜市交易、不斷豐富個人黃金投資品種、降低入市門檻等有效方式和手段,為國內黃金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科學發展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已成為一個擁有162家會員,3891家機構客戶,40多萬個人客戶,集黃金、白銀和鉑金等三大品種于一體,開展包括現貨實盤、延期交收和個人投資等多種業務在內的綜合性貴金屬交易所,并于去年正式吸納了匯豐銀行等國外著名黃金交易銀行為正式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