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居室內擺的是天然竹竿架,上面掛著酒瓶,液晶電視……
再試想,女士身著鮭魚皮長裙,手戴植物象牙戒指……
這些物品聽似不可思議,卻很有可能成為日后流行趨勢。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大自然保護協會上月起在美國紐約國家設計博物館舉辦“為生活設計”展,向世人展示全球十大環保設計作品。
取材天然
總部設在美國的大自然保護協會 成立于1951年,是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非營利國際環保組織,至今有約100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會員。
協會說,舉辦“為生活設計”展覽旨在告訴參觀者,經濟衰退時,人們可以重新挖掘那些無用材料甚至廢品的價值。
以色列設計師埃茲里·塔拉齊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云南野生竹。與傳統竹制家具不同,塔拉齊的作品“多功能竹竿架”保留了竹子原有形態,連竹節也不打磨。
塔拉齊認為,將這樣的竿架放在家中,給人一種置身竹林的感覺,“與其把竹子制成家具,還不如突出其原有形態”。
塔拉齊在竹竿上加裝各種形態的金屬支架,讓竹竿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改裝后的竹竿可懸掛液晶電視、書籍、酒瓶、燈具等。
在這10件設計作品中,由植物象牙與黑珍珠制成的戒指格外引人注目。它將天然與高貴兩個特質巧妙結合起來,令女士不由怦然心動。
珠寶設計師泰德·米林說,他曾造訪太平洋[17.51 -0.40%]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波納佩州,向當地人學習植物象牙雕刻手藝。那里的橡扣樹果實胚乳長成后堅硬、呈乳白色,質似象牙。
彰顯理念
不少設計師將個人理念融入作品并表現在細節中。
著名美籍華裔建筑師林瓔取材美國緬因州圣約翰河上游沿岸的楓樹,將其木材制成一把長椅。令人不解的是,椅子表面大多凹凸不平。
林瓔畢業于耶魯大學建筑系,因1981年設計美國華[0.07 0.00%]盛頓特區V型越南戰爭紀念碑而一舉成名。
林瓔解釋,楓樹長椅的造型象征著這片楓林的起伏地形。“我想告訴參觀者,可以用一種新方法來看待周圍環境,讓他們意識到高度與深度的細微變化。”
國家設計博物館中展覽的10件作品中,一條羊毛毯子或許不會引起眾人注意。殊不知,它的特殊形態頗有來頭。
這條毯子出自荷蘭設計師克里斯蒂安·邁因德特瑪之手。邁因德特瑪利用放養在美國愛達荷城“拉瓦湖農場”的山羊和綿羊羊毛,手工編織毛毯。這塊毛毯由11條六棱形粗毛線編織而成。
邁因德特瑪說,之所以把每根毛線織成六棱形,是因為它象征一只羊的6個主要組成部分:4條腿、一個腦袋、一條尾巴。
催生新產
“為生活設計”展覽的作品不僅彰顯綠色環保理念,或許還能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
與鱷魚皮、貂皮不同,鮭魚皮以其平價、環保著稱,還象征著“變廢為寶”的綠色理念。展覽中的一條象牙色“鮭魚皮”長裙吸引不少人目光。
美國服裝設計師艾克·米茲拉希說,近10年,鮭魚皮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皮革,不少皮鞋、皮帶、皮包已取材鮭魚皮。“我的作品并沒有將鮭魚皮染色,而是用它的本色。誰會知道鮭魚皮的彈性如此之好?這是一種漂亮的材料。”
設計師伊夫·貝阿爾利用走訪哥斯達黎加的可可種植園經歷,依照當地人沖調生可可豆的習俗,發明了一種“可可豆加工器”。使用這種輕便小巧的加工器能自行磨制生可可豆。
談及這一設計的發展前景,貝阿爾說:“我發明這種加工機是為讓人們更多地參與可可粉打磨過程。這一設計簡單、精巧且原始、自然。”
美聯社報道,“為生活設計”展覽將在國家設計博物館內持續開放至明年1月4日,隨后將舉辦巡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