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都籠罩于金融危機的陰影下之時,中國珠寶行業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毫無瓜葛,整個大環境的走向、變動,潛移默化中給產業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興許目前國內市場的銷售態勢讓很多業者如沐春季的暖陽,但我們時刻應當警醒的是,國際同行正處于寒風肆虐的嚴冬,片刻的閑適并不代表國內珠寶行業未來也將一帆風順。所幸的是,危機來臨之時首當其沖的不是我們,因此我們理應充分的運用這一時間差,冷靜的觀摩思考,全力汲取經驗并正視目前的形勢,從中發掘出能夠為我所用的精華,提前做好有備無患的戰略部署。
以目前活躍在世界各大珠寶展的TTF為例,在與國際的頻繁接觸中,TTF從中獲取了國外珠寶行業大量直觀的訊息,拓展了企業的視野,形成了科學積極的發展觀,從而得以在危機到來之時保持鎮定,有條不紊的逆流而上,而TTF所堅持的以原創設計為核心競爭力的理念,在特殊時期也體現出深思遠見,成為抵抗風險的堅挺支柱。
展會交易清淡危機日漸深入
近幾個月來TTF參加了美國、瑞士、意大利、香港等多個全球頂尖的珠寶專業展會,通過展會這個直接的商貿交流平臺,親身體驗了金融危機對國際珠寶業界所帶來的巨大影響。
美國拉斯維加斯JCK珠寶展情況不容樂觀,以往該展會的展位都供不應求,鼎盛時期擁有三層超過3000家的參展商及數萬名入場觀眾,而今年迫于經濟形勢,整個三樓的展館完全取消,直接縮減1/3,客流量更是下降了約20%,與往年相比,其意向成交更是下降了一半之多,影響程度顯而易見。
意大利維琴查珠寶展更是成交量至少下降了一半以上,幾乎是沒有交易量,人流量也下降了約1/3。TTF此次參展本有著良好的預期,可實際情況并不理想,這也很大程度上緣于目前意大利國內珠寶業的不景氣。意大利從金融危機的爆發到現在,初步統計已經倒閉了約400家珠寶企業,其中更是包括意大利第三大金飾生產銷售企業,而在目前意大利尚且生存的約12000多家珠寶企業中,經營狀況依舊舉步維艱,約1/3是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的狀態,還有1/3的珠寶企業則普遍存在裁員減產的情況,其減產幅度基本都在30%以上,僅僅只有剩下1/3的珠寶企業還能維持正常的運轉。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金融危機嚴重打擊了意大利珠寶產業的發展,甚至動搖了產業的根基,在未來漫長的一段時間內,意大利珠寶業將處于抵御危機、休養生息、恢復元氣的潛伏階段,而中國的珠寶產業,不僅應從中吸取教訓防備于未然,更要認清其中潛藏的機遇與危機的苗頭。
綜合所有已經結束的珠寶展,TTF總裁吳峰華表示,只有瑞士巴塞爾國際鐘表珠寶展和3月份的香港珠寶展,讓業者見到了一線希望,其他的展會所傳遞出來的訊息讓大家的信心倍受打擊。而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珠寶市場相比則仿佛世外桃源一般,令人覬覦,全球所有正遭受危機侵襲的珠寶商們,都在想著同一件事情,即怎么進入中國市場,并正在尋找進入中國市場的辦法,因此這一苗頭通過此次金融危機得到了放大,中國珠寶行業將面臨來自國際前所未有的慘烈競爭。
“危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盡管目前國內珠寶銷售市場的狀況相對仍舊紅火,經濟狀況也并未有大規模的下跌,感覺形勢仍舊一片大好,但實際上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還是緊迫較深的,我們目前也處在危機的階段,并沒有完全置身事外。例如國內鉆石行業今年要維持增長將非常艱難,也許現階段所生產銷售的成品件數,訂單量會有所增長,但單品價格已經下跌到一個非常低的價位,毛利率極大的下降,因此企業并沒有利潤,光鮮的銷售數據背后卻是令人難以滿意的所得利潤。”
國內珠寶行業也已經或多或少有了危機感,特別是進入6月份的傳統淡季,都開始緊張起來。以TTF為例,要維持企業的增長趨勢,在目前情況下有很大的壓力,鑒于單品價格下降幅度較大,毛利率較低,很早開始TTF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應對這場危機,如擴大規模加班加點趕做訂單,以至銷售額還有所增長,但成本相對也有所增加,利潤依然較低,相比去年同期不可避免的下滑。危機的逐漸深入,使客戶對于價格的敏感程度日益提高,單品價格因此也越來越低,而珠寶行業這種情況在兩年內將很難好轉,所以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做好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