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的狂歡為什么是中國?
當山本耀司宣布破產,當范思哲敗走日本,當原定于明年開幕的LV東京銀座旗艦店擱淺……奢侈品牌不僅在歐洲,包括日本在內的所有以往的奢侈品大國都正面臨奢侈品消費低迷的尷尬,唯有在中國市場異軍突起。
從事奢侈品經濟研究的國內第一位“奢侈品經濟學家”歐陽坤總結出了一個“奢侈品牌GDP增長規律”——“奢侈品牌的消費增長與GDP呈正比例發展,并且至少是GDP增長的兩倍。”根據這一規律,也就是說,中國奢侈品牌的市場增長這幾年都在20%左右。這在全球目前是最高的。最近30年來,中國的經濟起飛讓“經濟爆炸”、“財富爆炸”、“金融爆炸”等井噴行情接踵而來,人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獲得財富;另一方面,擁有財富的方式和速度又決定著人們消費的方式和速度。可以說,是奢侈品誘惑了中國,使中國人知道什么才是消費的深度體驗;也可以說,是中國誘惑了奢侈品,因為中國的開拓市場是巨大的。
面對這樣一塊“最后的樂土”,全球著名奢侈品牌必定要“聞風而動”。據統計,世界公認的頂級奢侈品牌中已有超過八成進駐中國,零售市場咨詢公司Husband Retail Consulting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近300家頂級店鋪在北京開業。而上海2010年世博會開幕前,至少還有十個頂級奢侈品牌將在淮海路開張旗艦店。哪怕奢侈品銷售在歐洲各國一片慘淡,至少在中國還有一場盛大的Party等著他們盛裝出席……
2009年6月,GUCCI在中國的第28家店面——1600平方米的新旗艦店開幕于上海金鷹國際購物廣場。與之隔街的是位于恒隆廣場的PRADA專賣店,占據了臨街兩層的位置。江詩丹頓在淮海中路的公館內為頂尖客人打造會所,每年舉行為數不多的VIP活動,包括酒會與鑒賞活動,僅邀請20多人參加。頂級珠寶品牌卡地亞自2009年4月起,短短3個月在武漢、太原和寧波增設3家精品店,年底更是在華南地區的香港、澳門、深圳連開三店,大手筆背后,是對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充足信心。2009年10月,浪琴表“新月”系列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全球首發儀式,這也是浪琴表首次在除瑞士以外的地區舉行新款的全球首發。12月18日,法國奢侈品牌LV于上海恒隆廣場旗艦店正式揭幕全球首家位于專賣店之中的手工工作室,定期邀請皮制作具,硬箱制作,腕表制作,鞋履制作,配飾制作等一系列專業領域的資深歐洲工匠來到上海,向客人同時提供個性化訂制服務。
而在2009年奢侈品牌最盛大的一次狂歡無疑是年底的CHANEL上海大秀,老佛爺Karl Lagerfeld親臨上海,在這場以“巴黎-上海”為主題的秀上,以陸家嘴國際金融中心的摩天大樓為背景,世界頂級奢侈品牌在這一年集體起立,為中國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