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依然是全國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當下最關注的事情,各具風格、特色鮮明的國家館,透露出不同的文化與內涵,如果說建筑設計師在雕刻龐大的藝術品,那么珠寶設計師就是在琢磨細小的藝術品,雖是一大一小,但有很多相同之處,他們都是天才的藝術家,當建筑設計與珠寶融合,毫無疑問,本季珠寶的潮流設計誕生了。
中式建筑細節成就珠寶東方美
如今大牌設計師們開始從中國建筑[3.45 0.58%]中汲取無限靈感,創作出一件件令人心曠神怡的珠寶首飾。靈感來源除了歷史遺留下的知名建筑外,更多的是那些建筑中謹小慎微的細節,比如窗欞的線條、唯美的窗花等。
壁畫的運用
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中不乏壁畫的身影,哪怕是房梁這種小細節,都會被精致的畫作裝飾得美輪美奐。而古時宮廷中最常用的壁畫圖案無外乎龍、鳳以及很多古代紋飾,這些元素都被精明的珠寶設計師加以利用,Chanel專門為世博會推出的系列珠寶中,“龍”就是最主要的元素之一。
“窗”上的美景
珠寶設計師不僅喜歡把焦點定格在國外建筑中的“窗”上,而且具有中國古典美的“窗”也依舊是設計師們的靈感源泉。就像周大福K-gold國粹系列中“馨·然”和“映·然”系列金飾都是以窗花為靈感所設計的首飾,凝聚了復古風和時尚感的雙重定義。
美式建筑裝飾藝術在珠寶中復蘇
Art Deco,裝飾藝術,一種在上世紀 20 年代源于法國并在美國發揚光大的風格,其消逝與當初興起一樣非常徹底,在許多它曾深切影響過的領域像建筑上,并未留下任何尾巴與變奏。但在珠寶設計上,裝飾藝術風格的影響猶在,并未淹沒在歷史軌跡上。或許是裝飾藝術作為一種對抗機械文明的折衷主義,其混雜的風格包括:重疊的幾何線條與豐富的色彩,摻雜古羅馬與古埃及造型圖騰的異國風情,實在與珠寶的本質非常契合。經歷差不多一個世紀,來到當下,受這種風格影響的珠寶,仍然是女性身上最美的裝飾。
城市建筑幻化成的珠寶
曾經Harry Winston就以紐約市的代表建筑為靈感,推出名為 New York Collection 的珠寶。紐約乃孕育裝飾藝術建筑風格的搖籃,當中尤以兩幢摩天大樓——克萊斯勒大廈與帝國大廈最著名。有趣的是當建筑化為珠寶,予人的觀感卻對調了。當花哨浮夸的克萊斯勒大廈化作一枚藍寶石指環,呈現的卻是一種中性的冷酷。反倒是理性宏偉的帝國大廈,當化作名為 Reflection 的頸鏈與指環時,如流穗的鉆石隨身體擺動,感覺靈巧又嬌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