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珠寶之家網“設計師藝廊”成功上線,為了慶祝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珠寶之家網特舉辦了第二期茶話會,共邀請到9位設計師一起參與。他們在祝賀設計師藝廊成功上線的同時,也對珠寶之家網以及中國珠寶行業、中國珠寶設計師的發展獻計獻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珠寶之家網選在2010年最后一天上線“設計師藝廊”,在珠寶之家網的發展史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告別2010迎接2011。這一歷史性的時刻值得留念和慶祝,為此,珠寶之家網作為設計師藝廊的領航者,特邀請了葉志華、奉深、吳耀行、徐常貴、潘焱、許二建、王大鵬、杜半、李琪璇等9位珠寶設計師共同參加了我們的第二期茶話會,還有更多設計師因臨時有事未能參加。本次茶話會的主題為:“珠寶之家網設計師藝廊上線慶祝茶會(深圳)”,本著交流互動,深入探討的原則,此次茶會還探討了中國珠寶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給珠寶設計師的發展獻言獻策,大家伙兒都講出了自己的心得。
雖然已是深冬,但是驟降的氣溫沒有冰封設計師交流溝通的熱情,凜冽的寒風也沒有吹滅他們的激情,整個茶話會的氣氛十分熱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的不亦樂乎。
下面摘寫茶會的部分精彩片段:
集體互動:面對目前中國珠寶行業的現狀,大家普遍認為,中國珠寶品牌雖然眾多,但是并沒有幾家真正把品牌樹立的很好,形成自己標志性的產品。他們更多的是家族式的經營,并不十分重視設計研發,反而更在乎原材料。眾所周知,一個品牌要做的長久依靠的是品牌價值,例如卡地亞本身并沒有設計師團隊,但是它之所以能夠被世界認可,是因為他有市場的支撐,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品牌決定一切。企業或者品牌需要定調、定位,這個定調必須是固執的,以真正的設計為核心,然后把核心放大,讓企業文化走在產品文化之前,將自己的品牌真正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王大鵬:縱觀中國的珠寶企業大多都缺少領袖人物,總體起步晚,發展慢,壓了很多大山。在建國以前那些老的珠寶店做的不錯,可是文化大革命之后,很多設計師都去了香港,改革開放以后香港開始從事金屬生意,潮汕人去香港從營銷員起家做到大老板,家庭型的企業成長不少……如此種種依然無法趕超國際品牌,要改變現狀,只能是擺脫家族式的經營模式,走出國門,借助外力,所謂站的高才能走的遠就是這么個道理。
。。。。。
茶會上許多設計師表示對未來充滿信心,堅持原創設計,做出自己的風格,不管是在自主創業還是在公司上班的設計師,都將努力創作出自己的獨特作品,打造個人設計品牌。
珠寶之家阮鳴平先生:建議設計師做好工作之外,可以抽出30%的時間創作自己獨特的作品,鎖定一個特定的市場,進行研發。
回到設計師自己的立場,在筆者看來,設計師跟就跟明星一樣,他們要站的高走的遠也同樣需要“經紀人”的包裝和推廣。珠寶之家網的設計師藝廊愿意扮演這個角色,提供這么一個平臺,讓他們可以盡情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很欣慰此次的茶話會作為第二期的活動,得到大家的廣泛支持,珠寶之家網以后將定期舉辦此類活動,希望每次的參與都讓大家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