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設計的作品。
黃雯,是上海百年老字號“老鳳祥”的青年設計師,進入珠寶設計領域至今已有14年。雖然整天和首飾打交道,可工作時間她卻與首飾無緣,因為怕工作起來不方便。只有耳朵上每天換花樣的耳環(huán),藏著女性天生的愛美之心。正是這樣一份愛美之心,讓她從一個美術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的學徒工起步,成長為屢獲大獎的主創(chuàng)設計師。
珠寶設計看似時尚其實古老
黃雯從小就喜歡畫畫,3歲就能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人和物都畫下來。與服飾語匯相比,個子高挑的她喜歡飾品更具夸張的表現(xiàn)力。美校畢業(yè)后,她被分配到老鳳祥工作,黃雯依舊愛把她的思考付諸畫筆,裝點著她筆下的美人。只是學飾品設計的她不再滿足于為美人涂脂抹粉了,借助著寶石的晶瑩、黃金的燦爛,她時常想讓女人美得特別點。
黃雯愛寶石,也愛路邊攤上的廉價手鐲。在她眼中,飾品本身質(zhì)地沒有真假貴賤之說,它的珍貴在于你對它的特別愛意。
“珠寶設計看似時尚,其實是一份古老的職業(yè),它有著豐富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工藝和文化精髓。珠寶設計必須能夠經(jīng)得起歲月的考驗,它的美就必須是經(jīng)典的,富有深意的。我們要創(chuàng)新,也要尊重傳統(tǒng),只有立足傳統(tǒng),理解傳統(tǒng),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做好創(chuàng)新,也只有做到創(chuàng)新,才能為我們的傳統(tǒng)事業(yè)注入新的活力、賦予新的生命,只有這樣才能正真將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發(fā)揚光大。”這是黃雯14年來的經(jīng)驗。
飾品被南非黃金博物館收藏
黃雯喜歡讀三毛,為了能夠去看看沙漠,她參加了亞洲千禧永恒金設計大賽,因為獲獎的獎賞就是一次非洲之行。而看到的非洲讓她明白,在那么貧瘠和艱難的條件下,三毛筆下的歡樂是多么珍貴的。黃雯說:“這種愛的力量深深的影響了我的人生,她教給我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也使得我的設計有了取之不盡的靈感。
她想到設計一張金燦燦的方形網(wǎng)作為主飾,遮蓋于女性整個美麗的背部,表現(xiàn)出現(xiàn)代女性背負責任的堅毅可又希望有所依靠的柔弱感覺,方形網(wǎng)高高的兩角好像可愛的公主領那樣由肩后升起,顯現(xiàn)出女性的俏麗……《世紀形態(tài)》這幅作品后來在“亞洲千禧永恒金設計大賽”上得了大獎,還被南非黃金博物館作為20世紀黃金經(jīng)典作品永久收藏。
歷年來,她屢屢在國際和國內(nèi)的設計比賽中獲獎。1997年,年僅19歲的她就以一款簡潔現(xiàn)代的“第五元素”榮獲了亞太區(qū)黃金設計金像獎榮譽獎。1998年,克林頓總統(tǒng)訪華期間,該作品被其隨團成員購去。1999年,她又有7件同時作品入圍,一舉榮獲亞洲千禧永恒金設計大賽榮譽大獎、千禧永恒金亞洲3項大獎以及中國千禧永恒金設計大賽5項大獎。
追求美麗,也追求實用
“大體來說,我們工作的內(nèi)容其實只有兩方面,一是為了追求美麗,另一個方面是研究實用性和功能。”黃雯表示:“作為設計師,畫得再好也比不過一個好的構思,而構思再好,實現(xiàn)不了也白費。所以,對技術,尤其是對先進技術的了解和掌握尤其重要。”
總有些人喜歡抱怨中國沒有好的設計。同樣,很多設計師也在苦惱國人的消費品味,說有個性的佳作的知音寥寥。黃雯看得卻很開:“設計師不完全是藝術家,也是一種服務性的行業(yè),滿足客戶需求才是真理。風格,或者說個性,應該取決于我們服務對象的需求。在我們的設計能力不斷地成熟的同時,消費者的鑒賞力也一樣在不斷成熟。這種共同的成長才是推動海派設計發(fā)展的真正力量。”
老鳳祥每年的新品幾乎都是銷售一空的,個性定制越演越烈,越來越多的客戶成為老鳳祥的忠實粉絲,甚至有很多外國友人慕名而來。“我們所做的,就是努力多為客戶著想,有的放矢地革新設計。”
心語
設計師,多么有趣的職業(yè)
“師父無私地將自己的設計心得傳教給我,扶持我成長,這也是我一直沒有離開老鳳祥自立門戶的原因。”黃雯笑著說:“如果女兒長大以后想做設計師,我一定全力支持她,因為這是一個多么有趣的職業(yè),她會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