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封侯”玉擺件 長11厘米,高5.2厘米。
和田青玉質,玉質極佳,油脂光澤。圓雕,馬首稍微上揚,張嘴吐舌,目視身后方,云形辣椒耳,鬢發后揚,馬尾呈飄帶形前擺,屈腿俯臥狀,背脊以一陽紋線表示,曲線流暢自如,有動感,尾部趴有一猴,甩尾向前做爬行狀,四肢雕刻惟妙惟肖。猴諧音“侯”,寓意“馬上封侯”,取材吉祥語傳統題材。
由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和北京潘家園國際民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潘家園第三屆中國民間藏玉精品展”明日開市。這次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收藏品大廳舉辦的民間藏玉精品展規模超過前兩屆,而且舉辦時間也從9月27日至10月7日長達11天,跨越今年的“十一”國慶黃金周假期,成為今年北京黃金周購物季的一個特別文化品位的節目。
記者從潘家園民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那里了解到,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與北京潘家園國際民間文化發展中心合作辦民間藏玉展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開始的第一屆是在2006年9-10月在北京和深圳兩地同時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民間藏玉精品展,在玉器收藏界引起了巨大反響,而在北京的市場收到的效果更好。2007年的第二屆,組委會就選定在潘家園一地舉辦“中國民間藏玉精品展”,并決心把這個展覽逐步辦成全國知名的玉器展覽品牌。今年的第三屆展覽在前兩次的基礎上,更為注重藏玉精品的選擇,共從近百位收藏家處征集到150余件(套)玉器。這些玉器涵蓋了從史前時代至近現代完整的玉器發展史,向世人全面展示了民間藏玉的風采。
作為組委會一員的潘家園市場辦公室負責人王玉梅特別提到此次民間藏玉精品展的幾大特點:一是古玉精品多,如紅山文化玉鸮、史前時代三孔大玉刀、齊家文化玉琮、商代玉戈、西周龍紋玉璜、戰國成對透雕玉龍、戰國分節玉帶鉤、戰國盾形玉飾、唐代玉帶板、遼代玉杯、明代水晶海水龍等,均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具有很高的文物、藝術和市場價值。
二是將現代玉器作品也囊括在展覽中。現代玉器是古玉文明的繼承和延續,同樣具有藝術和市場價值。這次展出的現代玉雕作品,有一部分為當代玉雕大師及作坊的作品,展現了當代玉雕的藝術水準。
三是結合展覽舉辦豐富多彩的玉器知識普及和展賣活動,讓廣大玉器愛好者更多地關注古玉深厚的文化內涵,從中感受到中華文明的輝煌與燦爛。比如,9月28日上午9:30,由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主任于明做《中國玉器的藝術風格》講座。10月5日上午9:30,由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古方做《和氏璧和傳國璽之謎》的講座。10月4日上午10:00,由遠方國際拍賣公司對展覽的部分近現代玉器進行現場拍賣。10月5日下午14:00,古方和于明先生將在展覽現場對從民間藏玉中挑選出的50件玉器進行鑒賞和詳細的點評。
四是多名來自中央民族大學考古與文物研究生班的志愿者將作為展覽的講解員,免費向觀眾講述150多件(套)民間藏玉背后曲折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