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廣州與上海緣何擴大落差?
一片慘淡當中,新興市場卻成績卓然,其中最活躍的市場是中國。世界奢侈品協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中國奢侈品消費以總額86億美元、全球占有率25%的份額首次超過美國,穩居亞軍寶座,屈居日本之后。
“奢侈品牌阿瑪尼(Armani)在中國約有20%的門店是在近期開業的。”一位奢侈品專業人士向記者透露,LV到目前在大陸20個城市擁有已開業的直營店共計25家,消費者的數量已排在Louis Vuitton全球客戶群的第三位。而按照GUCCI集團全球公關總監M immaV iglezio的說法,自1997年進入中國,GUCCI在大中華區已開店35家,內地有18家。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評論說:“全球各大奢侈品公司都希望能利用過去10年里在中國小規模、試探性的投資,在現階段迅速擴張。”
然而,中國市場并非無堅不摧。北京多家百貨商場今年一季度銷售增長不足15%,比去年同期30%左右的增長下降了一半。匯聚了數百個國際一線品牌的上海南京西路被視作奢侈品消費的“風向標”,但根據上海商業網的監測數據,南京西路上的久光、恒隆、梅龍鎮、中信泰富四大廣場的客流量減少10%以上,主要的幾家高端購物中 心 的 銷 售額,梅龍鎮伊勢丹同比下降了15%;久光百貨同比增長7%,低于此前40%的預期;恒隆廣場也環比減少了21.23%。
與之相比,廣州市場卻增長平衡。記者從廣州奢侈品兩大商家麗柏廣場和廣州友誼了解到,2009年第一季度,麗柏廣場銷售業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個別品牌單月份同比最高增長率為60%,業績表現穩定。而廣州友誼從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4月,奢侈品銷售雖有小幅波動,但基本保持在15%~20%左右,走勢穩健。